毛概问答题汇总
1 、 如 何 从 理 论 上 认 识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与 资 本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之 间 的 关 系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从微观层面看, 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
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第二, 就区别而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
市场经济的结合, 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 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理论意义①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执政理论的升华。
(2 )实践意义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上午目标。③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有利于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有
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3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的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 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的发展不能像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那样靠对外侵略和掠夺, 而只能选择和平的发展道路。 同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中国人民最需要、 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最需要和平、 安宁的国际环境。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不搞军备竞赛, 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 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
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2)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热爱和平、崇尚和平的民族,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渴望和平、追求和谐, 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在近代历史上, 中国屡遭外来势力的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中
国始终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3)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任何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
4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1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并同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 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 )实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3 )实现的基本途径: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② 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 中。
5 、怎样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地说:
(1 )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2 )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3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 )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6 、论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
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因此, 无议会可以利用,也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这 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 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 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因此,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 发动农民,武装农民,开展土地革命,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为避免在革命力量不够强大时和敌人决战,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向敌 人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 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 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 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迸的、 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7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辩证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了战胜自己的敌人,夺取革命胜利而采取一种基本策略。运用
它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同盟者, 以逐渐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
武装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学说的具体运用。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中
国革命的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是中国革命必须采用的主要斗争手段。
党的建设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壮大党的队伍,提高党的战斗力,组织一个能肩负领导
革命和建设重任的强大的政党所采取的思想、 组织、 政治和作风等方面的措施的总称。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伟大工程。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是掌握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8 、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意义?)
(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也是 20 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
(2 )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3 )使广大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生产资料的主人;
(4 )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9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中是占第一位的决定因素;第二,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三,现代科技研究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第四,现代科技更新速度加快,信息量日益膨胀,从而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和更新。
1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
1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答:( 1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是相互促进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改革、发展和稳定又是相互制约的。
(2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改革力度大小和发展速度高低, 都可能遇到群众的接受程
度,从而影响原有的稳定程度。因此,应该把握的一条总原则,就是把改革的力度、发展速
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 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 发展,在改革、 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1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
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 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
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